當前位置:首頁 >新聞中心 >市場動態(tài)


《Nature Medicine》可溶性 tau 聚集體的新發(fā)現(xiàn)


  市場動態(tài) 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2-12
摘要:p-tau262和p-tau356,檢測纖維前tau聚集體的形成。
阿爾茨海默病研究新突破:
來自瑞典哥德堡大學薩爾格倫斯卡學院精神病學和神經(jīng)化學系等多個單位的研究人員在國際知名期刊《Nature Medicine》上發(fā)表了題為“Phospho-tau serine-262 and serine-356 as biomarkers of pre-tangle soluble tau assemblies in Alzheimer’s disease”的論文。該研究在阿爾茨海默?。ˋlzheimer's Disease, AD)領(lǐng)域具有里程碑意義,為深入理解 AD 早期病理機制、開發(fā)新型診斷方法和治療策略提供了關(guān)鍵線索。
磷酸化tau絲氨酸-262和絲氨酸-356作為阿爾茨海默病前纏結(jié)可溶性tau組裝的生物標志物圖1 磷酸化tau絲氨酸-262和絲氨酸-356作為阿爾茨海默病前纏結(jié)可溶性tau組裝的生物標志物
本研究聚焦于阿爾茨海默病早期病理過程中的關(guān)鍵蛋白——tau 蛋白。研究人員通過多種生化方法和臨床樣本驗證,揭示了可溶性 tau 聚集體(Soluble Tau Assemblies, STAs)的核心結(jié)構(gòu)特征及其在腦脊液(Cerebrospinal Fluid, CSF)中的檢測方法。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特定的磷酸化 tau 蛋白(如 p-tau Serine-262 和 p-tau Serine-356)是早期 tau 聚集的關(guān)鍵生物標志物,其在 CSF 中的水平與 AD 病理進展和認知功能障礙密切相關(guān)。這一發(fā)現(xiàn)不僅為 AD 的早期診斷提供了新的生物標志物,還為開發(fā)針對早期 tau 聚集的治療方法奠定了理論基礎(chǔ)。
阿爾茨海默病(AD)是一種以神經(jīng)原纖維纏結(jié)(Neurofibrillary Tangles, NFTs)和淀粉樣 β(Amyloid-β, Aβ)斑塊為主要病理特征的神經(jīng)退行性疾病。NFTs 由 tau 蛋白異常聚集形成,其病理嚴重程度與認知功能障礙的相關(guān)性比 Aβ 斑塊更強。然而,現(xiàn)有的診斷方法對 NFTs 形成前的早期 tau 變化缺乏敏感性,且針對成熟 tau 纖維的治療面臨諸多挑戰(zhàn)。因此,尋找能夠檢測早期 tau 聚集的生物標志物成為 AD 研究的重要方向。
研究材料
研究使用了人類尸檢大腦組織、腦脊液(CSF)樣本、重組 tau 蛋白和小鼠等材料。人類大腦組織和 CSF 標本來自多個腦庫和研究隊列,包括倫敦大學學院皇后廣場神經(jīng)疾病腦庫、荷蘭腦庫和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 Shiley-Marcos 阿爾茨海默病研究中心(ADRC)等。
研究方法
FRET 測定:利用熒光共振能量轉(zhuǎn)移(FRET)測定法定量人類尸檢額葉灰質(zhì)腦組織中的 STAs。通過將靶向 tau 蛋白特定序列的抗體分別與供體和受體分子偶聯(lián),當抗體與多價的 STAs 結(jié)合時會產(chǎn)生 FRET 信號,信號強度與 STAs 的數(shù)量和大小成正比。
免疫沉淀和質(zhì)譜分析:使用多種抗 tau 抗體對大腦組織提取物進行免疫沉淀,結(jié)合質(zhì)譜分析(MS)鑒定含有 STA 核心區(qū)域的 tau 形式。
免疫組化和免疫熒光:對尸檢確診的 AD 病例海馬組織進行免疫組化和免疫熒分析光,檢測不同磷酸化 tau 位點的表達和定位。
電生理學實驗:制備小鼠海馬腦片,孵育不同的重組 tau 肽段,利用全細胞膜片鉗記錄技術(shù)檢測神經(jīng)元的興奮性和突觸傳遞變化。
CSF 檢測方法開發(fā):基于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利用單分子陣列(Simoa)技術(shù)開發(fā)檢測人類 CSF 中 STAs 的方法,并在多個隊列中進行臨床驗證。
FRET檢測的神經(jīng)病理學驗證,該檢測特異性識別AD中的STA,但不識別其他神經(jīng)退行性tau蛋白路徑
圖2 FRET檢測的神經(jīng)病理學驗證,該檢測特異性識別AD中的STA,但不識別其他神經(jīng)退行性tau蛋白路徑
研究結(jié)果
STAs 生化檢測方法的驗證
通過 FRET 測定法,研究人員發(fā)現(xiàn)該方法對 AD 型 STAs 具有特異性。與 α - 突觸核蛋白相比,tau 蛋白產(chǎn)生的 FRET 信號更高,且重組 tau 蛋白和 AD 腦額葉灰質(zhì)組織中 STAs 的 FRET 信號隨稀釋倍數(shù)呈線性下降。在不同 tau 病及對照組的額葉灰質(zhì)組織檢測中,AD 組的 tau - FRET 信號最強,比對照組高約 300 倍,比其他原發(fā)性 tau 病高 15 - 43 倍。
AD 腦 STAs 的核心區(qū)域
應用 tau - FRET 技術(shù)對 AD 腦 STAs 進行生化表征,研究人員發(fā)現(xiàn) STA 核心主要位于 R2 - R4 區(qū)域,其核心序列約為 tau 蛋白的 258 - 368 位氨基酸。STA 核心區(qū)域在絲氨酸 - 262 和絲氨酸 - 356 處有顯著磷酸化。
p - tau Serine-262 和 p - tau Serine-356 在早期 NFTs 檢測中的作用
對不同 tau 病理階段的尸檢病例海馬 CA1 區(qū)進行免疫組化分析,發(fā)現(xiàn) p - tau Serine-262 和 p - tau Serine-356 的免疫染色模式與其他常用 p - tau 抗體不同。在低 Braak NFT 階段,許多神經(jīng)元中 p - tau Serine-262 和 p - tau Serine-356 標記局限于部分細胞質(zhì);在高 Braak NFT 階段,這些標記僅在部分神經(jīng)元中出現(xiàn)。這表明 p - tau Serine-262 和 p - tau Serine-356 可檢測早期 NFTs。
STA 核心肽段的體外聚集和功能影響
表達和純化重組 STA 核心肽段(aa 258 - 368),通過表面等離子共振(SPR)實驗和電子顯微鏡分析,發(fā)現(xiàn) STA 核心肽段比之前鑒定的纖維核心肽段(aa 302 - 368)聚集更快。電生理學實驗表明,STA 核心肽段能使神經(jīng)元靜息膜電位顯著去極化,增加輸入電阻,提高動作電位發(fā)放頻率,且能顯著增加配對脈沖易化程度。
人類 CSF 中 STAs 的檢測及臨床意義
利用 Simoa 技術(shù)開發(fā)了檢測人類 CSF 中 STAs 的方法。在多個隊列中進行臨床驗證,發(fā)現(xiàn) CSF 中 STA 與總 tau(t - tau)的比值在不同臨床診斷和病理診斷組間存在顯著差異,與 Braak NFT 分期顯著相關(guān)。該比值可作為評估 AD 病理進展和認知功能的生物標志物。
研究結(jié)論與討論
研究人員通過整合生化方法,鑒定出 AD 腦中 STAs 的核心肽段(~aa 258 - 368),揭示了 p - tau Serine-262 和 p - tau Serine-356 這兩個與聚集相關(guān)的磷酸化位點。此外,研究開發(fā)了一種檢測 CSF 中 tau 前 NFT 病理的生物標志物,并在多個隊列中驗證了其臨床性能。
該研究成果具有多方面重要意義。在診斷方面,新發(fā)現(xiàn)的 STA 核心提供了一種可檢測非纖維狀 tau 物種的 CSF 生物標志物,有助于更準確地診斷 AD。在病理機制研究方面,明確了 STAs 的生化特征和相關(guān)磷酸化位點,為開發(fā)針對早期 tau 聚集的治療方法提供了理論基礎(chǔ)。此外,對 p - tau Serine-262 和 p - tau Serine-356 的研究表明,它們是 tau 病理的早期指標,可能在 tau 聚集的起始階段發(fā)揮關(guān)鍵作用。未來,基于這些發(fā)現(xiàn)開發(fā)的生物流體生物標志物檢測方法,有望識別出具有原纖維前 tau 病理的個體,推動 AD 機制研究和治療試驗的發(fā)展。
參考資料
[1] Phospho-tau serine-262 and serine-356 as biomarkers of pre-tangle soluble tau assemblies in Alzheimer's disease

 

摘要:p-tau262和p-tau356,檢測纖維前tau聚集體的形成。
阿爾茨海默病研究新突破:
來自瑞典哥德堡大學薩爾格倫斯卡學院精神病學和神經(jīng)化學系等多個單位的研究人員在國際知名期刊《Nature Medicine》上發(fā)表了題為“Phospho-tau serine-262 and serine-356 as biomarkers of pre-tangle soluble tau assemblies in Alzheimer’s disease”的論文。該研究在阿爾茨海默病(Alzheimer's Disease, AD)領(lǐng)域具有里程碑意義,為深入理解 AD 早期病理機制、開發(fā)新型診斷方法和治療策略提供了關(guān)鍵線索。
磷酸化tau絲氨酸-262和絲氨酸-356作為阿爾茨海默病前纏結(jié)可溶性tau組裝的生物標志物圖1 磷酸化tau絲氨酸-262和絲氨酸-356作為阿爾茨海默病前纏結(jié)可溶性tau組裝的生物標志物
本研究聚焦于阿爾茨海默病早期病理過程中的關(guān)鍵蛋白——tau 蛋白。研究人員通過多種生化方法和臨床樣本驗證,揭示了可溶性 tau 聚集體(Soluble Tau Assemblies, STAs)的核心結(jié)構(gòu)特征及其在腦脊液(Cerebrospinal Fluid, CSF)中的檢測方法。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特定的磷酸化 tau 蛋白(如 p-tau Serine-262 和 p-tau Serine-356)是早期 tau 聚集的關(guān)鍵生物標志物,其在 CSF 中的水平與 AD 病理進展和認知功能障礙密切相關(guān)。這一發(fā)現(xiàn)不僅為 AD 的早期診斷提供了新的生物標志物,還為開發(fā)針對早期 tau 聚集的治療方法奠定了理論基礎(chǔ)。
阿爾茨海默?。ˋD)是一種以神經(jīng)原纖維纏結(jié)(Neurofibrillary Tangles, NFTs)和淀粉樣 β(Amyloid-β, Aβ)斑塊為主要病理特征的神經(jīng)退行性疾病。NFTs 由 tau 蛋白異常聚集形成,其病理嚴重程度與認知功能障礙的相關(guān)性比 Aβ 斑塊更強。然而,現(xiàn)有的診斷方法對 NFTs 形成前的早期 tau 變化缺乏敏感性,且針對成熟 tau 纖維的治療面臨諸多挑戰(zhàn)。因此,尋找能夠檢測早期 tau 聚集的生物標志物成為 AD 研究的重要方向。
研究材料
研究使用了人類尸檢大腦組織、腦脊液(CSF)樣本、重組 tau 蛋白和小鼠等材料。人類大腦組織和 CSF 標本來自多個腦庫和研究隊列,包括倫敦大學學院皇后廣場神經(jīng)疾病腦庫、荷蘭腦庫和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 Shiley-Marcos 阿爾茨海默病研究中心(ADRC)等。
研究方法
FRET 測定:利用熒光共振能量轉(zhuǎn)移(FRET)測定法定量人類尸檢額葉灰質(zhì)腦組織中的 STAs。通過將靶向 tau 蛋白特定序列的抗體分別與供體和受體分子偶聯(lián),當抗體與多價的 STAs 結(jié)合時會產(chǎn)生 FRET 信號,信號強度與 STAs 的數(shù)量和大小成正比。
免疫沉淀和質(zhì)譜分析:使用多種抗 tau 抗體對大腦組織提取物進行免疫沉淀,結(jié)合質(zhì)譜分析(MS)鑒定含有 STA 核心區(qū)域的 tau 形式。
免疫組化和免疫熒光:對尸檢確診的 AD 病例海馬組織進行免疫組化和免疫熒分析光,檢測不同磷酸化 tau 位點的表達和定位。
電生理學實驗:制備小鼠海馬腦片,孵育不同的重組 tau 肽段,利用全細胞膜片鉗記錄技術(shù)檢測神經(jīng)元的興奮性和突觸傳遞變化。
CSF 檢測方法開發(fā):基于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利用單分子陣列(Simoa)技術(shù)開發(fā)檢測人類 CSF 中 STAs 的方法,并在多個隊列中進行臨床驗證。
FRET檢測的神經(jīng)病理學驗證,該檢測特異性識別AD中的STA,但不識別其他神經(jīng)退行性tau蛋白路徑
圖2 FRET檢測的神經(jīng)病理學驗證,該檢測特異性識別AD中的STA,但不識別其他神經(jīng)退行性tau蛋白路徑
研究結(jié)果
STAs 生化檢測方法的驗證
通過 FRET 測定法,研究人員發(fā)現(xiàn)該方法對 AD 型 STAs 具有特異性。與 α - 突觸核蛋白相比,tau 蛋白產(chǎn)生的 FRET 信號更高,且重組 tau 蛋白和 AD 腦額葉灰質(zhì)組織中 STAs 的 FRET 信號隨稀釋倍數(shù)呈線性下降。在不同 tau 病及對照組的額葉灰質(zhì)組織檢測中,AD 組的 tau - FRET 信號最強,比對照組高約 300 倍,比其他原發(fā)性 tau 病高 15 - 43 倍。
AD 腦 STAs 的核心區(qū)域
應用 tau - FRET 技術(shù)對 AD 腦 STAs 進行生化表征,研究人員發(fā)現(xiàn) STA 核心主要位于 R2 - R4 區(qū)域,其核心序列約為 tau 蛋白的 258 - 368 位氨基酸。STA 核心區(qū)域在絲氨酸 - 262 和絲氨酸 - 356 處有顯著磷酸化。
p - tau Serine-262 和 p - tau Serine-356 在早期 NFTs 檢測中的作用
對不同 tau 病理階段的尸檢病例海馬 CA1 區(qū)進行免疫組化分析,發(fā)現(xiàn) p - tau Serine-262 和 p - tau Serine-356 的免疫染色模式與其他常用 p - tau 抗體不同。在低 Braak NFT 階段,許多神經(jīng)元中 p - tau Serine-262 和 p - tau Serine-356 標記局限于部分細胞質(zhì);在高 Braak NFT 階段,這些標記僅在部分神經(jīng)元中出現(xiàn)。這表明 p - tau Serine-262 和 p - tau Serine-356 可檢測早期 NFTs。
STA 核心肽段的體外聚集和功能影響
表達和純化重組 STA 核心肽段(aa 258 - 368),通過表面等離子共振(SPR)實驗和電子顯微鏡分析,發(fā)現(xiàn) STA 核心肽段比之前鑒定的纖維核心肽段(aa 302 - 368)聚集更快。電生理學實驗表明,STA 核心肽段能使神經(jīng)元靜息膜電位顯著去極化,增加輸入電阻,提高動作電位發(fā)放頻率,且能顯著增加配對脈沖易化程度。
人類 CSF 中 STAs 的檢測及臨床意義
利用 Simoa 技術(shù)開發(fā)了檢測人類 CSF 中 STAs 的方法。在多個隊列中進行臨床驗證,發(fā)現(xiàn) CSF 中 STA 與總 tau(t - tau)的比值在不同臨床診斷和病理診斷組間存在顯著差異,與 Braak NFT 分期顯著相關(guān)。該比值可作為評估 AD 病理進展和認知功能的生物標志物。
研究結(jié)論與討論
研究人員通過整合生化方法,鑒定出 AD 腦中 STAs 的核心肽段(~aa 258 - 368),揭示了 p - tau Serine-262 和 p - tau Serine-356 這兩個與聚集相關(guān)的磷酸化位點。此外,研究開發(fā)了一種檢測 CSF 中 tau 前 NFT 病理的生物標志物,并在多個隊列中驗證了其臨床性能。
該研究成果具有多方面重要意義。在診斷方面,新發(fā)現(xiàn)的 STA 核心提供了一種可檢測非纖維狀 tau 物種的 CSF 生物標志物,有助于更準確地診斷 AD。在病理機制研究方面,明確了 STAs 的生化特征和相關(guān)磷酸化位點,為開發(fā)針對早期 tau 聚集的治療方法提供了理論基礎(chǔ)。此外,對 p - tau Serine-262 和 p - tau Serine-356 的研究表明,它們是 tau 病理的早期指標,可能在 tau 聚集的起始階段發(fā)揮關(guān)鍵作用。未來,基于這些發(fā)現(xiàn)開發(fā)的生物流體生物標志物檢測方法,有望識別出具有原纖維前 tau 病理的個體,推動 AD 機制研究和治療試驗的發(fā)展。
參考資料
[1] Phospho-tau serine-262 and serine-356 as biomarkers of pre-tangle soluble tau assemblies in Alzheimer's disease